你的位置: 金鑫优配-口碑最好的配资平台|我国合法的配资平台 > 口碑最好的配资平台 > 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 【典籍里的北川】禹里虎士营中的别样盛会
热点资讯

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 【典籍里的北川】禹里虎士营中的别样盛会

发布日期:2024-07-23 17:58    点击次数:68

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 【典籍里的北川】禹里虎士营中的别样盛会

华商盛世成长混合为混合型-偏股基金,根据最新一期基金季报显示,该基金资产配置:股票占净值比92.13%,无债券类资产,现金占净值比8.12%。基金十大重仓股如下:

中金金誉债券为债券型-长债基金,根据最新一期基金季报显示,该基金资产配置:无股票类资产,债券占净值比99.63%,现金占净值比0.03%。

禹里虎士营中的别样盛会

虎士营中插彩旗,鼓锣声声震天地;

守备赐冠改汉姓,诸羌守约习汉仪。

01

旧时,大凡拜师收徒或结拜入伙,都免不了要举行仪式以示郑重。1579年,白草羌28寨正式“收入石泉版籍”,这对官方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利好,对羌人来说更是身份转变的特大喜事。按照常规举行一个盛大仪式,成为官方和羌人的共同愿望。

28寨分布在白草河与青片河流域,当时北川的最高军政长官——石泉守备宗绶决定将举行仪式的地点选在两河交汇处的石泉军营,活动的核心内容确定为给羌人赏“汉冠”赐“汉姓”,具体操作则由知县李茂元负责。关于这次盛会的实施情况,明末瞿九思在《万历武功录》中作了如下记述(原文意译):

“羌人习惯用头帕裹头,露着头顶不戴帽子。石泉守备宗绶让知县李茂元预备了一批汉族式样的帽子,在帽子上分别写上汉族的姓氏。做好准备后,召集各寨投顺的羌人来到军营门口。军营里锣鼓声震天。羌人鱼贯而入,望见汉式帽子和木杆上悬挂的彩旗,都非常兴奋,欢呼声震天动地。宗绶拿出帽子依次颁发,让羌人一一戴上。羌人一起跪在堂下,叩头谢恩,表示愿意每年上缴黄蜡一斤,按时到县衙朝贺。”

▲ 禹里 农场旁边的山梁被称为北关(在照片中心),明代官军在此建有军事城堡上雄关。嘉靖年间,兵备佥事戴暨、守备何定在上雄关附近建造营楼,供250名驻军及过往官军住宿,营房共计120间,取名“虎士营”

▲禹里新貌。 (航拍:尹成龙 )

这些汉式帽子既是汉文化的象征,也是地方政府正式接纳羌人的信物。宗绶告诉羌人,从此以后就使用帽子上所写的汉族姓氏,不再使用原来的姓名。白草羌原本有自己的姓名,仅在《万历武功录》中记载的就有黑杀(煞)、李保、白石儿、撒喇、饿柘、呐嘛舌、万山保、帅六者、柘索、卜书同、帅小、坤儿卜、佘保等。在封建社会,赐姓是上级对下属的一种奖赏。据记载,掌管白石衙门的何土司,其先祖原本姓杨,因为嘉靖年间跟随大将军何卿平定白草有功而赐姓,改为姓何,此事被视为莫大的荣耀。

戴汉冠、用汉姓,担惊受怕的羌民身份有了变化,产生了安全感。《万历武功录》说他们的反应是:“皆大喜,欢声震天地。”一百多年后,知县姜炳璋深入当年归顺的羌寨考察,他在《石泉县志》中更生动地重现了当时的场景:“举足盘跳舞,呼声震天。”说戴上帽子的羌人都抬腿盘跳,双手舞动,呐喊声震天动地。从1579年到现在已经过了四百多年,只要看到羌族男子跳舞的震撼场面,仍不难想象当年白草羌人被政府接纳后所爆发出来的激情。

▲北川羌族民俗活动(罗胜利 提供)

这种喜庆气氛,反映了一个严峻的现实:在官军连续对羌寨大规模用兵的情况下,这一顶顶汉式帽子等于羌人的护身符,是他们安全的保障。羌民除表示愿意改戴汉冠、改用汉姓,还接受了如下条件:

重大节日和上级官员到达石泉时,要到县衙去朝贺;

皇上寿辰,寨子里要竖起白色的旗帜表示祝贺;

每年缴纳一些黄蜡,供宫中制作蜡烛之用。

这些条件,涉及经济方面的仅仅是缴纳黄蜡一项,其数量也很小,对羌人的主要要求是“从习汉仪”。所谓“从习汉仪”,并不是简单地学习汉族的日常礼仪,而是通过为皇帝庆生、迎接上级官员等活动,使羌人认识到谁才是真正的“老大”,不能只知道服从寨中的头人。从本质上说,“从习汉仪”就是要让羌人承认封建统治者的权威,自觉遵守封建统治秩序。

▲ 羌寨蜂桶(张登军 摄)。北川羌族饲养蜜蜂历史悠久,蜂蜜的副产物黄蜡(俗称蜡舍子)是明清时期羌民用于纳税的主要物品

02

以前受极左思想的影响,笔者曾经把1579年在禹里举行的盛大活动解释为“受降”仪式,把仪式中赐“汉冠”、“汉姓”理解为“强制汉化”。细想起来,赐“汉冠”和“汉姓”其实是官方接纳羌人的标志,并不带有强制性,也不会让羌人感到屈辱。事实上,在这个仪式之后,白草羌与官方之间产生了更多的信任和互动,他们基本上遵守了与官方的约定。《万历武功录》对此作了如下记载(原文意译):

“八月,是皇上诞辰。这时,28个寨子都树起白旗,还用木头做成皇帝牌位供奉在庙中,祝福皇上万寿无疆。从此以后,凡是新年及上级长官到来,各寨子都按时到县庭去朝拜。这些礼仪,和编民相比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。这时,御史(巡抚)虞怀忠也上书朝廷,请求给各寨颁布官方的相关规定,来规范羌民的行为。接着,石泉官员召集寨中懂得一些汉族礼仪以及略懂汉话的人,全部都给予奖赏,让他们去训导其他的羌人。”

▲ 青片羌女(罗胜利提供)

由于妥善处理好了北川的民族事务,朝廷对有关官员也给予了褒扬和奖赏。据《万历武功录》记载(原文意译):

“不久,(石泉知县)李茂元升迁到河间府去担任都御史。御史虞怀忠考虑石泉县不能没有李茂元,就请求让他仍然负责管理石泉的事务,还希望石泉守备宗绶也能够长期留任。这些要求皇上都一一答应了。于是大司马方逢时下达文书,要求核实羌寨实情以确定赏罚。后来经过确认,一共接纳归降的羌寨28个,共2440户,其中男子4356人,女子4138人。吏部考察事件的经过后,记录下了都御史的功劳,赐给安绵兵备黄德洋银子十两。”

此后,继续留任的知县李茂元也不辜负上峰的信任,不失时机深入寨中视察,对羌人的不良习惯加以干预,引导他们遵守社会秩序。据《万历武功录》记载(原文意译):

“当初,羌人都特别爱好刀剑,随身佩带,须臾不离手,稍有愤恨不满就动刀杀人。于是,李茂元召集他们谈话:‘各位不想看看头上的帽子吗?你们这样早晚都舞刀弄剑,对得起赏赐给你们的帽子吗?’随即下令羌人把刀剑都收藏起来。羌人按照要求,收藏起了刀剑,佩戴着汉族式样的帽子,学习和遵守汉族的礼仪,简直就和编民是一样的了。”

▲ 羌民火塘聚会

03

石泉盛会之后6年,即1585年,北川近邻又发生了一起与官军为敌的重大事件:杨柳羌侵犯普安。白草羌并未参与杨柳羌的反叛行动,却因为与他们相邻而遭到怀疑。已归附的白草羌为了解除官方的疑虑,表示愿意每年再多缴纳一些黄蜡和粮食,以示永远不再当羌人。关于这段历史,《万历武功录》记载得较为详细(原文意译):

“其后乙酉年(1585),杨柳羌抢掠普安。所谓杨柳,就是叠溪一带的羌寨,邻近白草、风村及小河、木瓜。军中打探消息的人报告说:‘我们观察白草已经很久了,听说他们中有400人暗中借道粟谷寨谋反,粟谷寨每天送给他们钱币一份、粮食几升,前不久纵火焼毁平夷堡就是他们干的。’这时,担任石泉兵备的周嘉谟误听不实信息,上报御史大夫徐元太,请求带兵前去讨伐。徐元太随即下令指挥使步天衢、万国宁、张可大派人前去捕捉。幸好派去的人并不莽撞,他们暗中打探白草、青片、板石等寨的情况,得知白草羌老早就和粟谷寨断绝了往来,确实没有反叛的想法。御史大夫徐元太得知实情后,让石泉知县强勉前去安抚无端受屈的羌人。恰巧这时羌寨头人呐嘛舌等带着盔甲、战马来到石泉县城归降,向官方反映说:寨中仍像以前一样遵守约定,坚持每年贡献黄蜡一斤、缴纳粮食二斗,没想到会遭到怀疑。我们愿意增加数量,以后每年交粮三斗,以示‘不复为羌’。”

杨柳羌事件的妥善处理,反映了官方与羌寨相互信任的重要性。明代后期,每当28寨遭到无端怀疑的时候,总有地方官员站出来为其辨明冤情,从而避免了新的冲突发生。羌民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感逐渐增强,于是纷纷“卖刀买犊”——卖掉刀剑,买来牛犊,专一从事农耕。《石泉县志》记载了白草羌28寨的这种变化(原文意译):

“昔日凡是遇到运粮的民夫经过,几乎每次要去截杀抢掠,从不放过。自从都督何卿、巡抚王廷瞻大创之后,青片、白草一带那些用于军事防御的石头碉笼再也没人居住了,一眼望去,都是民居和羌民耕作的土地。”

▲ 羌山农耕图(尹安国/图)《石泉县志》:“自何都督、王巡抚大创之后,青片、白草碉笼皆空,一望民居,皆耕作之土也。”

经过官方的持续诫勉引导,白草羌人开始从只懂得服从羌寨头人,转变为服从地方政府,开启了融入主流社会的进程。地方官员对白草羌这种“从习汉仪”的变化给予了极高的评价,巡抚王廷瞻在给朝廷的奏章中就不无得意地宣称(原文意译):

“此前,已经有少数民族自愿成为地方政府的编氓(民),也有的愿意改换汉族姓名,还有的愿意贡献地方的特产,但愿意‘从习汉仪’的现在才开始出现,这是全川二百年间仅有的现象。”

▲ 2013年新县城庆羌年活动 (县委宣传部 供图)

来源:县决咨委

撰文:赵兴武

审核:蹇 斌借钱配资炒股合法吗

羌人白草羌寨石泉李茂元发布于:四川省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